从零到上线: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那会儿,我连HTML和CSS都分不清。记得当时盯着浏览器右键"查看网页源代码",满屏的尖括号看得我头皮发麻——这玩意儿居然能变成漂亮的网页?现在回想起来,真是既好笑又怀念。
那些年踩过的坑
刚开始学前端时,我最爱干的事就是疯狂复制粘贴代码。看到别人网页上有酷炫的按钮效果,二话不说就扒下来。结果呢?十次有九次显示不正常。后来才明白,前端代码就像乐高积木,不是随便拼凑就能用的。
CSS的浮动布局简直是我的噩梦。明明在Chrome上显示完美,一到IE就全乱套。有次为了兼容IE6,我硬是写了三套样式表,气得差点把键盘摔了。现在前端框架这么方便,年轻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候。
后端开发的顿悟时刻
转到后端开发后,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"网站是有生命的"。记得第一次成功连接数据库时,那种成就感比中彩票还强烈。不过很快就被现实打脸——处理用户提交的表单数据时,差点造成SQL注入漏洞。
有个血泪教训:永远不要相信前端传过来的数据。有次我偷懒没做验证,结果有人提交了个几兆的字符串,直接把服务器搞崩了。从那以后,我对参数校验严格得像高考监考老师。
全栈开发的酸甜苦辣
当你能独立完成前后端时,就会遇到新的烦恼。比如前后端接口联调,经常变成"前端说接口不对,后端说请求有问题"的踢皮球游戏。最夸张的一次,我们为个日期格式争论了半小时,最后发现是时区搞错了。
部署上线更是惊心动魄。第一次往生产环境发布时,我的手抖得像帕金森。虽然测试了八百遍,还是担心哪个环节会出问题。果然,上线后立即发现静态资源404——忘记配置Nginx了。
开发之外的学问
做了几年网站后,我渐渐明白技术只是基础。用户体验才是王道。有次我花两周做的炫酷特效,用户反馈说"太晃眼";而随手加的页面加载进度条,却收获一堆好评。
性能优化也是个无底洞。从最开始觉得"能跑就行",到后来连1秒的加载时间都要斤斤计较。有次为了减少200ms的延迟,我把所有图片都转成了WebP格式,数据库查询优化到极致,简直走火入魔。
写给新手的建议
如果你刚入门,别急着学框架。把HTML/CSS/JavaScript这三件套吃透,后面会轻松很多。我见过太多人Vue用得飞起,却写不出干净的原生代码。
遇到问题别死磕。现在的开发者社区太强大了,你踩的坑肯定有人踩过。不过要注意,Stack Overflow上2012年的答案可能已经过时了——这是我又一个血泪教训。
最重要的一点:多做项目。看十遍教程不如动手做一个小网站。我的第一个作品丑得没法看,但现在看来,那才是进步最快的阶段。
网站开发这条路,说难不难,说简单也不简单。但每次看到自己做的网站被人使用,那种满足感真的无法形容。虽然现在头发少了,bug也改不完,但我依然乐在其中。毕竟,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感觉,实在太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