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网站真的会"卖货"吗?聊聊那些让客户主动掏钱的秘密
前几天帮朋友看他的新网站,页面那叫一个高大上——3D动画轮播、全屏视频背景、连字体都是找设计师专门定制的。结果一问转化率,朋友直接苦笑着给我比了个"零蛋"手势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现在太多人把网站做成了"电子花瓶",光顾着好看,却忘了最关键的——这玩意儿得能赚钱啊!
一、营销型网站和普通网站的区别,就像菜市场和艺术展
说真的,我见过太多老板在这事上犯糊涂。普通网站就像美术馆里的油画,讲究的是意境和格调;而营销型网站更像是凌晨四点的菜市场,要的就是那股子热乎劲儿,得让顾客闻着香味就掏钱包。
举个特别典型的例子:有个做定制家具的客户,原先网站首页是张特别文艺的车间全景照,文案写着"匠心工艺,传承百年"。改版后我们直接放了张对比图——左边是普通衣柜,右边是他们家能装下20个行李箱的魔法收纳柜,配文"您家衣柜还在吃衣服吗?"。就这么个小改动,咨询量直接翻了三倍。
二、别让用户思考!营销网站的黄金三秒法则
咱们都有这体验——打开个网站,要是3秒内没看懂是卖啥的,手指头就不由自主往返回键上溜。好的营销型网站得像路边摊的吆喝:"新鲜出炉!""最后三天!"瞬间抓住注意力。
我特别爱研究那些卖爆了的 landing page(着陆页),发现它们都有几个共同点: - 首屏必定有个拳头产品的大特写 - 价格标签明显得像是用荧光笔描过 - 至少三个不同颜色的"立即购买"按钮 有次我开玩笑说这设计俗气,结果人家运营总监回怼:"俗气才能换煤气,阳春白雪的文案都饿死在阁楼里了"。仔细想想,话糙理不糙。
三、会讲故事的网站才值钱
现在消费者精着呢,早就不吃硬广那套了。你得学会用故事挠他们痒痒。有个做母婴用品的案例特别绝——他们不直接说产品多安全,而是在网站开了个"实验室日记"专栏,每天更新工程师怎么"折磨"自家产品:高温蒸煮、暴力摔打、甚至用卡车碾压。最后放张宝宝安心睡觉的照片,配文"我们较真,您省心"。
我自己做网站时也试过这招。有款滞销的护手霜,后来把文案改成"会计小姐姐的键盘救星",放了张满是老茧的手部特写,结果库存两周清空。你看,产品还是那个产品,换种说法就变成了解决方案。
四、那些藏在细节里的魔鬼
做营销型网站最怕什么?我觉得是"自嗨"。常见病包括: - "关于我们"写了八百字发家史 - 产品参数比说明书还详细 - 联系电话藏在网站地图里 有回我碰上个更绝的——点"在线咨询"居然弹出个PDF下载!
其实用户只关心三件事:"这对我有啥用?""凭什么信你?""现在买有啥好处?"把这三个问题回答利索了,页面再丑都能开单。我见过转化率最高的页面,就是个纯文字排版,但每段都戳在痛点上:"别家便宜?我们免费试用30天""担心效果?已有8765位回头客"。
五、移动端才是主战场
去年给我姑妈看养生茶网站,她在手机上划拉了五分钟愣是没找到购买按钮。后来用电脑打开才发现,按钮在首屏正中间——只是手机端被折叠菜单盖住了。这事儿特别典型,现在超过70%的流量来自手机,但很多网站还停留在PC时代的思维。
移动端设计要记住三点: 1. 手指头可比鼠标粗多了,按钮至少44×44像素 2. 加载速度超过3秒,60%用户直接走人 3. 表单能少一栏是一栏,最好能微信一键登录
六、数据不会说谎,但会打脸
最怕听见客户说"我觉得这样好看"。营销型网站所有改动都该用数据说话:A/B测试、热力图、转化漏斗...有次客户非要改按钮颜色,测试结果证明,他嫌弃的"土红色"比"高级灰"的点击率高47%。
我自己也栽过跟头。有年双十一给商城加了个炫酷的3D产品展示,结果转化率暴跌。后来热力图显示,用户都在围观旋转动画,根本没人往下拉看到购买按钮。在营销网站里,花哨的功能往往是转化杀手。
写在最后
说到底,营销型网站不是技术活,而是心理学活。它得像个金牌销售员,知道什么时候该递名片,什么时候该闭嘴,什么时候该掏出计算器说"现在下单立省300"。下次当你盯着网站后台数据发愁时,不妨换个角度想:如果这个页面是你们公司最厉害的销售员,他会怎么跟客户聊天?
(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那些整天抱怨没客户的企业,网站"联系我们"页面经常就留个邮箱。而生意好的企业,恨不得在每个标点符号后面都挂个在线客服弹窗。你看,差距往往就在这些小心思里。)